招賢納士網

開會時的陷阱,你中招了嗎?

發布于:10-11

   如果會議沒有明確的議程和目標,很容易導致會議效率低下或者偏離主題。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,包括收集資料、整理思路等,會議可能會陷入討論不清晰或者沒有實質性內容的情況。領導在會議上發表長篇大論,不僅容易浪費時間,還可能會讓其他與會者感到無聊或者失去興趣。如果與會者沒有積極參與討論,會議可能會變得單調乏味,討論也難以深入。

沒有明確分工和任務:如果在會議上沒有明確分工和任務,可能會導致工作不分工不明確,最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。

為了避免中招這些陷阱,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,明確會議目標和議程,確保與會者積極參與討論,并明確分工和任務。

   任何參會者都應該有幾個習慣:第一,不能夠打斷別人的表達節奏,這是基本的禮儀,要是大家都亂來,整個會就沒法開下去了。你如果突然想到了什么,就自己在本子上記下來,多整理整理。第二,不要有“車轱轆話”,能用一句話表達清楚的,不要用兩句話。好多人喜歡用“車轱轆話”來增強自己的語勢,顯得自己有水平,其實,這只會讓人反感。


我對老板和高管們的這種要求最開始讓他們很難受。在企業里,他們就從未說話時被人掐著表,即使是高管發言,老板從照顧面子的角度,也會給出相對充裕的表達時間。但是,當他們習慣了這種“被掐表”,就會突然認識到自己的表達能力提升了,也會明白“濫用開火權并不代表有影響力”的道理。

天馬行空,隨意跑題

真正的道場,一定是所有參與者都有共同的愿景,并能夠全神貫注投入其中的,而且,他們也會在道場中追求結果,沒有結果,誰都不愿意離開。

會議本該是這種道場,但這種道場卻被濫用了。企業里權責不明,是造成會議太多的主要原因,但即使是異常明確的事宜,老板們也想通過會議來協調。所以,參會者都被折磨得失去了對于這個道場的敬畏?;蛘哒f,中國企業喜歡開會,讓會議失去了道場的“儀式感”,也就失去了道場的意義。

會議上,參會者要么不愿意多說,要么喜歡瞎說,說的話能否解決問題已經不重要,說僅僅是為了刷存在感。換句話說,他們更在乎自己有沒有被關注,而不是事情有沒有得到解決。什么觀點能夠引起關注呢?自然是那些新鮮的,但不一定與主題有關的。甚至,在一群漫不經心的人眼中,與主題越遠的觀點,越能引起大家的關注。

這個時候,會議中已經出現了兩類人,一類是為了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,而另一類僅僅是為了發泄。由于大家目的根本不一致,無論是前一類人如何引導,后一類人始終會把主題扯開。

只知發散,不知收斂

有的會議上,大家還有點“節操”,沒有讓題“跑得太遠”,但卻讓題“變得太大”。最開始說的是A問題,然后扯出B問題,再后扯出C問題,最后扯出D問題……扯到最后,大家紛紛感嘆,這是一個“體系性”的問題,爛在“根”上,長期來看都不一定解決得了,更何況一次會議。于是,會議沒有結果,也就很自然了。

經濟學界有個不成文的法則,當某個經濟學者說某個問題是“結構化的”,那么,他多半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懂。管理學界也有個不成文的法則,當某個管理學者說某個問題是“體系化的”,那么,他多半也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懂。事實上,問題是“體系性的”沒錯,但這并不代表不能解決,或者要用“天女散花”的方式來解決。

一次我主持的戰略會上,某高管說:“我們公司的問題有點像一棵樹,主干的問題比較明顯,但要解決需要發散出去,各個分支都需要發力?!蹦悴荒苷f他的觀點沒有道理,但要各個分支協同發力太難了,你必須找到主干,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。只有找到主干,分支才會被調動。

所以,從紛繁復雜的枝葉中找到主干就是會議主持人的本事了。一旦有任何人關注枝葉而不是主干,主持人馬上就應該把大家的注意力“收回來”。

只知務虛,不求落地

開會的目的是為了一個結果,結果一定要可執行、可落地。但是,這個目的好像被大多數人忘記了,會議變成了一個垃圾桶、免費的宣泄場。這和跑題、發散還不一樣,而是另一種癖好,也就是說,參會者們好像都把自己當成了學者,都喜歡去計較那些理論上的東西,最好還是哲學層面的理論。結果是,會議開得像學術研討會,大家都掉在書袋子里,最后,討論出來的結果竟然是“建立XX體系”一樣的務虛結論,完全無法落地。

優秀的參會者都應該是極度的實用主義者,他們不關注理論,即使關注,理論也是為實踐服務的,一定要落地為操作。優秀的會議主持人應該有個習慣,凡是不能夠變成操作方案的東西,或者凡是不能對形成操作方案起到作用的東西,都不應該浪費時間去討論。


只知落地,不求效果


有的會議開得比較成功,已經形成了相應的方案,但是,可落地的方案并不等于效果。很多老板誤以為,開完會如果有了落地的行動方案,自然就會產出效果。殊不知,方案可以制定,但相對方案的制定,是否有執行系統的支撐可能更重要。

要知道,會議的結果大都是一些平時決策不下來的東西,或者說,是一些日常的職責體系之外的東西。會議的目的就是用行政的手段來組織資源,直接解決問題。所以,這種方案必須要有強烈的外力監督,才能確保形成效果。否則,人人都會有“好逸惡勞”的動機,推脫這些處于自身職責邊界以外的事情。


一言堂


開會是為了溝通,而溝通一定是雙向的,如果開會成為了單向發布,那么就一定不能產生智慧交互的結果。但在現實中,企業老板卻大多喜歡“一言堂”,會議成為下達指令的場所。當一個參會者用強勢壓制言論,會議要么成為了情緒泛濫的垃圾場(第一個壞習慣里講到的),要么成為了“一言堂”。

所謂“一言堂”,就是一人講,其他人聽,而且講的人認為自己不需要其他觀點,自己就是偉光正、高大上。聽的人聽沒聽進去?肯定是沒有,大家心里都有氣——你行,你牛,你啥都懂,反正我左耳進右耳出,陪你演演戲罷了。

這里有一個觀點必須要申明。事實上,我相當理解有些老板的強勢,老板的強勢是必然的。有思路的老板通常都很強勢,大多時候,觀點真的是掌握在他們這些“少數人”手中。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老板的思維境界。

所以,有時老板會說出“我不需要員工理解,只需要員工執行”、“理解不理解,都必須執行”……這是正確的。

但強勢不等于不溝通,組織畢竟是“一個好漢三個幫”,否則就是個體戶了。所以,老板可以主導觀點的發布,但一定要確保其他人聽得懂。所以,如果他要主張這種“強勢灌輸”,就必須把復雜的觀點盡量變成簡單、機械的執行命令(讓再“笨”的人也能聽懂)。

但即使是“強勢灌輸”,也應該有雙向的溝通機制。因為,員工理解能力不同,不可能都有老板的格局和視野,一個觀點拋出來,大家吸收程度不同,很正常。這時,就一定要確保大家聽了之后有反饋,反饋甚至需要多來幾次,確保大家進入同一個頻道,真正達成共識。

如果用“一言堂”壓制這種反饋,那肯定是失敗的會議,你放心,在員工認真的表情和頻繁的點頭背后,基本都是無數顆懵逼的心。

山寨大王

為什么說越是高層的會議,效率越低?我們可能要撕破一些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偽裝。

能做到企業高層的人,大多能力強悍,無需證明。要說他們不知道如何落地,聽不懂討論的框架,找不到問題點,不知道自己能夠為了解決問題而作什么……這是不可能的。很多會議里,他們之所以放任討論離目的越來越遠,是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想解決問題。

站在自己領地的角度,是一種境界;站在公司的角度,又是另一種境界。老板當然希望高管們能夠站在公司的高度,但大部分高管們可不這么想,屁股(觀點)決定腦袋(立場)是常態。

這種高管在會議里像是頭憤怒的野獸,極度敏感,一碰就炸。只要是可能觸及到TA利益的事,你說一句,他懟十句,恨不得吃了你。有時,一個很中性的觀點,也會引發瘋狂的反撲。他們在用態度告訴你——“別過來,這里是我的領地?!?br />
這種亢奮狀態不難被發現,但高管的動機往往會被輕易隱藏。因為,在他們的領地里,他們永遠具有信息優勢。有心的高管能夠較容易把事情描述得合情合理,老板也很難甄別真偽。于是,他們還留下了“敢說話”“真性情”的美名。

端水大師

正因為參會者來自不同部門,擁有不同視角,在討論時一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。所以,要溝通有結果,必須要有一個“坐標”,這個“坐標”就在老板手里?;蛘哒f,制度覆蓋不到或者比較模糊的地方,他們擁有最終解釋權。前面說,老板太強勢開不好會;在這里我必須強調,老板太“端水”,搞平衡,也開不好會。

現實中,不少老板在會議的關鍵環節議而不決,問題都浮出水面了,矛盾都一目了然了,TA還遲遲不肯表態。老板何其聰明?要說他們聽不懂問題,看不見矛盾,那也是不可能的。其他參會者也不傻,于是,他們將老板的端水視為了“默許”,開始了瘋狂表演,繼續充當前面的山寨大王。如此一來,問題永遠不可能解決,會議也就白開了。

一部分老板是被人情所拖累,A是自己的大將,B也是自己的心腹,C更是自己的兄弟……他們看得懂問題,但哪個都不想得罪,于是,拋出一些不咸不淡的中立發言,甚至借口不出現或中途離開,讓他們自行協調。

有意思的是,這類老板還為自己端水找理由,他們振振有詞——我可不能天天充當他們的裁判。這句話表面上挺有道理,實際上是流氓邏輯,不是要老板去深入細節,而是要他們拋出原則和判例,甚至完善制度,讓制度能夠解決這些爭議。

另一部分老板是本身就欠缺“坐標”,面對一個問題,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邏輯,自然只有落入就事論事的陷阱,甚至被人情帶偏。比如,沒有戰略決策的“坐標”,自然無法對于戰略的方向做判斷,只能像花蝴蝶一樣四面出擊;再如,沒有價值觀的“坐標”,對于一個事情的對錯,自然無法做出判斷……

這類老板的端水是必然的結果,后果則更加嚴重。因為,如果連老板都沒有“坐標”,員工又怎么敢寄希望于企業的未來?他們的最優策略自然是維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。而且,這相當于發布了“叢林規則”,誰的態度夠狠,誰的嘴上夠巧,誰的臉皮夠厚,誰就是爺。

試問,這樣的企業還能好嗎?


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,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閱讀 191
成都私人影吧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