層次第一,務實第二,流暢第三。但是如果跟情感共鳴相比,以上三者都不值一提。如果你說話能把考官說到感動,有共鳴了,那么你就會取得一個非常好的分數。但是共鳴不代表你就要拋棄層次、拋棄務實、拋棄流暢,這不是沖突的。
為什么層次要第一?因為我們在機關這些考官,他已經習慣于這種表達方式,所以你也需要用這種表達方式。什么叫務實?務實就很簡單,務實就是一定要接地氣。大家在機關這么長時間,就應該明白“實”字非常難得。在面試考場上,如果你能做到務實,能把問題解決掉。那么,哪怕你語言一般也能拿一個高分?,F在最反對的就是假大空虛,這不好。
比如說,有些同學喜歡拽兩句名言警句,動不動就是我們要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”“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,或者舉例子一舉都是焦裕祿。這就是非常假大空虛,你說的話,你自己都不信,你自己都不信的話,那你就不要在考場上說。流暢當然也很重要,但是流暢也不是很重要,你不要舍本逐末,不要跟背書一樣,那你就不是在表達了。
面試是在選人。如果你能達到情感的共鳴,說到點子上是最好的。他首先會判斷你這個人是可以的,是有解決問題能力的,是可靠的,是很老實。他有這樣一個判斷,其實你就符合他的標準,你至于答題次要。當然你答題也得好,你答題如果完全不行也不行。
如何才能出彩呢?
第一點,一定要回歸生活與工作,真真正正解決問題。對于那些剛畢業的學生來講,這個還有難度。對于你們已經上班的,這個就是為你們量身打造的。遇見一道題你先別想模板和套路,你就想一想,在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中應該如何去解決它。這個東西才是你可以依靠的。而且一旦你學會了回歸生活與工作,所有的題你發現你都會答。你即便答的不好,但是你突然間都會答了。為什么?因為題目不會離開工作和生活,他必須要結合公務員的工作和生活的。
如果你妄想去學30種、50種、100種模板。你想學這些東西,然后去應對無窮無盡的生活和工作。那是不行的,不可能的。我打過一個比方,工作和生活才是你源源不斷的可以依靠的資源。你其實有著彈藥庫,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能夠條理清晰地說出來。至于那些模板相當于紅櫻槍,工作與生活相當于沖鋒槍。兩個不在一個維度,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這個原則。
什么樣的答題才能出彩呢?其實就很簡單,就是你真真正正的解決問題,哪怕你的思考有一些不足、有一些幼稚,其實在對面坐的這些考官、這些領導都可以理解。但是你必須有這種態度,去真正地鉆進去,去解決它,你不要去應付它。我打過一個比方,大家都說模板不好,但是什么叫模板呢?模板就是不解決問題,這就是模板。
第二點,面試秘訣千萬條,問啥答啥第一條。因為你千里迢迢通過筆試來到面試的考場上,你需要去回答這個問題。他給你出了這個問題之后你是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。人家有提問的方法,你需要按照他的方法進行回答。不要離開人家的題目再回答。
如果你跟領導在交流,你這種溝通方式不是很好的,是很差勁。就是人家問你是否可以推廣?如果這個題簡單一點,是否可以推廣?原因何在?那么就相對簡單一些。但是即便不問你原因何在,你也應該理解到你需要闡述原因的,你不需要闡述對策,需要怎么辦,你可以在原因中帶一兩句,但是你不需要把它作為答題的重點。
第三題:現在很多公眾場合要求掃碼登記,有的人認為會泄露個人隱私,于是就不如實填寫,請你提一些建議。人家問的很清楚,請你提一些建議,那么你其實應該說我的第一條建議……我的第二條建議……第三條建議……。這是一個常識,但大家不要認為常識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,不是,70—80%的考生是不這樣做的,問他建議他就是不跟你說建議,我想說啥就說啥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?我認為原因有三點,針對這種情況,我認為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……就是我問你啥,我就不跟你說。這種情況你怎么能拿高分?你到底是不懂還是故意的?
有時候他會問你,你在生活中有哪幾個生活小技巧,或者說你在生活中節水有哪幾個小技巧?那你就講吧,你怎么節水你怎么講。有些同學就開始講,國家應該加大立法。這是你需要講的嗎?對不對?現在有些考題已經說,請你提出一些建議,注意不要提宣傳和完善制度,就已經到這個程度了。因為那個考生只會說:第一加大宣傳,第二完善制度,除此之外就沒有,就是你說具體務實一點。
現在流行咆哮,就是一進門就把你嚇一跳,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去,然后說的啥都不是。他就會嚴重地把對他那個期待值先給你調高,然后就是名不符實。還有些同學問能不能穿衣服的時候稍微注意一點,我的意見就是隨大流,別人怎么樣你就怎么樣,不要跟別人有其他的不同,除非你水平很高。因為你跟別人不一樣,你就吸引考官的注意,一吸引考官的注意,只要是你拿不出很過硬的東西,考官就會覺得你在浪費我的感情,本來71可能就是70了。當然他有職業道德和基本的責任心,但是很明顯你吸引了我的注意,然后我情緒也調動到位了,你表演吧,結果你表演的啥都不是。很不好,所以要注意。